分食崛起
兩年前,他的客戶全部在國內(nèi),在東南亞國家還沒有一個客戶;兩年后,在他每年約一個億的皮料銷量當中,已經(jīng)有近50%供應到東南亞。
據(jù)“鞋博士”王勇均分析,訂單轉移到東南亞,已直接沖擊中國鞋企的生存,東莞鞋業(yè)很難獨善其身。他注意到今年一個獨特的現(xiàn)象:越南、柬埔寨、印尼等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制鞋訂單都在大幅增長,只有中國的訂單是同比下滑的。
皮料供應:1億皮料近半供應東南亞
肖海波在厚街河田經(jīng)營皮料生意已經(jīng)18年。兩年前,他的客戶全部在國內(nèi),在東南亞國家還沒有一個客戶;兩年后,在他每年約一個億的皮料銷量當中,已經(jīng)有近50%供應到東南亞。“在東南亞的這些鞋廠當中,從東莞搬過去的大概占八成,越南、印尼、柬埔寨等本地的鞋廠大概占兩成。”
他說,由于這些地方每一個縣城的人口都是很分散的,所以鞋廠規(guī)模都不大,基本都是幾百人規(guī)模;而從東莞搬過去的廠都是兩三千人的規(guī)模,因此通常都要在不同的地方設好幾個分廠。也有人建議他去越南做皮料市場,“但我覺得條件可能還不太成熟,工廠太過分散,配套等方面還不夠成熟,專業(yè)市場目前比較難做起來。”
物流成本:寄越南35元寄溫州20元
前兩年,越南那邊工廠少,物流成本也高,肖海波寄一個樣品過去,快遞費很貴,要200元;今年,寄一個樣品過去只需要35元,寄到溫州則要20元。因此,可以看出越南的物流成本已經(jīng)跟國內(nèi)差不多了。“這說明現(xiàn)在那邊的工廠已經(jīng)多很多了,快遞量大,物流的成本自然降下來;另一方面,工廠去那邊成本低,更有利于創(chuàng)業(yè)。”
“東南亞的越南等國家基本上是零關稅,而中國多了關稅,工廠接單少了關稅優(yōu)惠的優(yōu)勢。”在東莞本土鞋廠老板劉勁看來,東莞制鞋目前主要還是做外銷多,這塊主要還是受東南亞等新市場的沖擊。